悦华是个对细节极其敏感的人,对《清平乐》中伞上题诗的浪漫桥段有着自己的见解。她发现剧中曹评托人给徽柔还过去一把伞,并特地叮咛要检查是否有破损。徽柔公主在阳光下检查,居然发现伞上密密地用针刺成了一阕词,这让她好生感动。画面中的这把伞,充满了诗意与浪漫。
这把伞上的词是《渔家傲》,全文如下:
槛外斜晖笼碧树,扶澜引棹逐箫鼓。红袖闹蛾雪柳缕,飘飖举,听我歌尽神仙句。 影落上林春日暮,罗衣挽断留不住。却恨年来琼苑聚,子不语,落花风弄清秋雨。
悦华经过搜索与推断,认为这应是曹公子评的“伪作”,很可能是原小说《孤城闭》的作者所为。尽管是“伪作”,但它依然非常贴心,充满了美感。
为什么会这么认为呢?
最重要的一点是,这首词与剧情的贴合度非常高。词中上下阕分别回忆了两次相见的情景。一次是泛舟同游,唱曲奏乐,两情相悦;一次是琼苑相会,咫尺相对,情思难言。通过曹评伞上镂词这一细节,足以看出他对徽柔的心意之诚。这个设计也体现了作者情节构思的巧妙。
从这首词的风格上看,它与宋词有着细微的差别。两人泛舟唱词时,曹评吟唱的那首《渔家傲》也是“伪作”,不过“代笔”的是宋词高手晏殊。我们不如把这首词也放这儿,与伞上的词进行比较:
画鼓声中昏又晓,时光只解催人老。求得浅欢风日好。齐揭调,神仙一曲渔家傲。 绿水悠悠天杳杳,浮生岂得长年少。莫惜醉来开口笑。须信道,人间万事何时了。
首先,晏词的表达非常老到。它写出了尽日欢娱,欢歌痛饮过浮生的不羁情怀,分明是经历世事才有的感触抒发。这不像十四五岁的少年之作。而伞上词则是欲说还休,充满暗示的青涩少年心事,两首风格相差过大。
其次,晏词上片叙事,下片抒情,符合宋词常格,且融叙事描写抒情于一炉,形成混沌的效果。而伞上词则上下片分写两事,虽说由内容决定,但用词显得有堆砌之感,阻碍了情思的表达,用王国维的话就是“隔”。
第三,在平仄上,伞上词偶有出律的现象。如第三句“红袖闹蛾雪柳缕”中的“雪”位置上应为平声,第七句“罗衣挽断留不住”中的“不”也应为平声。因为这是《浪淘沙》的4种格式的第一种,正是以晏殊的“画鼓声中昏又晓”为正格的。
虽然考据一番可能会破坏大家看剧的兴致,但悦华认为,能从中学到知识“也是极好的”。
填词如学画,描形易画骨难。《孤城闭》作者米兰lady已经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学习范本了。虽然悦华在这里叨叨,看似挑剔,实则佩服——如果让我填一阕的话,就太难看了!